2025年6月,“中华经典通识·第四辑”全新面世。本辑包括南京大学徐兴无教授著《〈孟子〉通识》、复旦大学李晓杰教授著《〈水经注〉通识》、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著《〈周髀算经〉通识》、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家葵教授著《〈梦溪笔谈〉通识》、北京大学周兴陆教授著《〈文心雕龙〉通识》。
6月17日下午14:00,“中华经典通识·第四辑”新书发布会在中华书局上海聚珍隆重召开。“中华经典通识”主编、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,南京大学教授徐兴无,复旦大学教授李晓杰,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,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,北京大学教授周兴陆,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,《中华读书报》副总编辑王洪波和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,线上线下齐聚盛会。发布会由“中华经典通识”策划人、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总编辑贾雪飞主持。
展开剩余86%主持人贾雪飞首先隆重介绍了与会嘉宾,并祝贺“中华经典通识”第四辑新书发布。
发布会开始,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发表了致辞。尹涛总编辑先回顾了“中华经典通识”系列丛书的出版历程,又从“科技”这一主题词切入,谈到了发布会的主题“文化融聚科技 经典贯通古今”。这一主题来自陈引驰主编的妙思,将本辑五种图书的内容和精髓高度提炼概括。尹涛总编辑说道:“今天,我们以‘通识’的形式,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经典,了解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贡献的至可宝贵的精神财富,以让国人更加自信满满地积聚起为中华崛起而奋进的力量。”
作为“中华经典通识”系列的主编,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回顾了这套丛书的发展历程,并对第四辑的特色与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。第四辑丛书以“文化融聚科技,经典贯通古今”为主题,呈现出鲜明的特色。陈引驰教授还特别介绍了本辑的作者团队,希望“通过这五位顶尖学者的通识写作,读者可以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通晓百科,兼具思想与文采”。
《〈孟子〉通识》作者、南京大学教授徐兴无亦从“通识”谈起,他指出:“‘中华经典通识’可以使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化有一个基本的共识。”在徐兴无教授看来,《孟子》是很时髦的经典,“是对中国人精神铸造起到很大作用的一部经典”,希望大家也能从书里面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、社会定位,找到我们面临的困难,以及获得信心的方法。
《〈水经注〉通识》作者、复旦大学教授李晓杰自2011年起就带领团队开创性地将现代科技应用于古籍研究,《〈水经注〉通识》不仅全面介绍了《水经注》,更是在“经典可视化”方面做出了突破,配以利用GIS软件编绘的地图、古代重要水利工程的3D建模复原图,生动再现古代的河流水道体系与人文地理景观,贴近普通读者阅读兴趣,也为有兴趣进一步深入了解《水经注》的读者提供一条科学路径。
《〈周髀算经〉通识》作者、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江晓原纠正了长期以来读者对《周髀算经》的传统认知,指出《周髀算经》不是一部纯粹的中国本土的数学著作。它本质上是一部“百分之百的天文书”,并且它的几何模型里吸取了一些希腊的东西,而它的宇宙模型则是从印度拿来的。“任何真正弄懂的事情,都应该能用大白话说清楚。”江晓原教授表示,这本通识著作的目的就是让读者了解《周髀算经》的本来面目,为有兴趣的读者打开一扇亲近古代经典的大门。
《〈梦溪笔谈〉通识》作者、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认为有机会带着问题重读《梦溪笔谈》,并展开更深刻的思考,是一件“痛并快乐”的事:“自己读懂容易,讲出来让别人懂,牵涉的历史文化就多得很了。”为帮助现代读者理解,王家葵创新性地将沈括定位为“理工男”形象:“观沈括一生行止,基本没有脱离‘理工男’的思维,这样的人设,在北宋中期复杂政治斗争环境下不能讨巧,甚至开罪各方,也是理固宜然。”
《〈文心雕龙〉通识》作者、北京大学教授周兴陆提到,《文心雕龙》这部“体大而虑周”的著作对于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,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。周兴陆教授采用了通俗易懂的串讲方式,结合古代诗文作品来准确解释《文心雕龙》的原意,还结合了当代的一些名篇范文,特别选取了近十年高考议论文写作中的优秀作品,针对当代读者和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,重点讲解如何写出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好文章。“相信这本通识书,对于普通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理论,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学生、大学生提高写作能力,是有帮助的。”
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从“通冷热”“通心物”“结文缘”三个维度,深入探讨了“中华经典通识”的价值与实践意义。经典通识的终极目标并非替代原著,而是引导读者深入原著,拓展生命与世界观的可能性。詹丹教授还特别强调了文字在人际交流中的独特作用:“文字成为思想情感的载体,使得人与人的交流能够达到非常深入的境地。”詹丹教授总结道,每一部经典的通识都有它的价值:既拓展了作者的精神世界,也拓展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世界。
《中华读书报》副总编辑王洪波认为“中华经典通识”是一套“目前最权威、也最适合一般读者来读的一套经典普及读物”。在丛书的内容与结构方面,这套书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、成熟的写作范式。王洪波先生还高度评价了丛书的配图工作,认为书中的配图不仅增强了亲切感,更能为读者提供一种语境,使抽象知识具象化,这些视觉元素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,构成了完整的阅读体验。
陈引驰教授对整场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。陈引驰教授表示,五位作者的精彩分享充分展现了本辑丛书“文化融聚科技,经典贯通古今”的主题特色。本辑五部著作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特征。虽然这些书各具特色,但也并不是要求读者掌握所有内容,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:“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框架和世界,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探索。”展望未来,陈教授透露道:“我们计划持续下去,至少还有一个五年计划。”最后,陈引驰教授向所有读者表示感谢,期待大家继续支持“中华经典通识”丛书,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。
发布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。
发布于:上海市股票配资十大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